近日,网贷之家发布的《P2P网贷行业2018年年报》(以下简称《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成交量、贷款余额等主要指标全线跳水,同比分别下降54.42%、36.01%、24.27%。
《年报》显示,截至2018年12月底,P2P网贷行业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1021家,相比2017年底减少了1219家。此外,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达到5409家,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到6430家(含停业及问题平台)。
这意味着,2018年全年有超过半数的平台退出该行业。寒冬之下,网贷规模严重缩水,并且导致投资人损失惨重,社会影响恶劣,当然,教训也非常深刻。这一轮大洗牌后,P2P网贷行业该何去何从?
正所谓“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在几度爆雷潮之后,监管部门陆续下发合理检查通知,对不合理业务进行大刀阔斧的整改。
过去几个月,一些无法备案、不能满足合理要求的平台被清退,还有的平台则是主动退出或转型。据第一网贷提供的数据显示,12月份网贷平台良性退出率62.21%,高于2018年全年的35.88%,为11年来良性退出最高之年。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大批量的网贷平台在坚持再坚持之后,未能等到合规备案完成的那一天,年末主动选择不干了。”该业内人士认为,活下来的已经是九死一生,未来网贷备案的名额十分有限,对于小平台来说挑战更大了。
在第一网贷近期发布的《2018中国P2P网贷年度简报》中,专家认为,2018年的网贷“爆雷潮”,因素诸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P2P网贷行业偏离了信息中介的定位。这一年,网贷规模全面下降,野蛮生长得到遏制,监管成效凸显,同时也是目前行业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突出表现。
对于整个P2P网贷行业我们进行了十分详细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的看到网贷行业的各个缺点以及优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网贷行业必须全部调整,从各个方向里里外外的进行对网贷行业的处理,我们相信在这样的改变下网贷行业在未来可以健康的发展并走向正轨。